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作为民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已经连续3年位居两会热词前10!西安科技大学“三下乡”实践团特于2020年7月26日,来到了郓城县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教师家里,听这位老教师讲述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他的眼中祖国教育事业的变化。
在实践团成员们的采访中,老人回忆到:他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当时落后地区对于教育观念十分薄弱,许多人认为种地放羊就是一辈子了。但他的父亲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凑齐上学的学费,父亲东借西凑,当所有亲戚都借遍后,甚至要拆自己的房子,把拆后得到的砖拿去卖钱才凑齐了学费。老人后来考上师专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当时刚参加工作时老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二十八元钱,虽然现在二十八元钱对我们来说只是一天的饭钱,但在那个时候二十八元钱是一家六口人一个月的生活来源。老人说那时候过年给孩子做新衣服都要往大了做,因为这一件新衣服要穿好多年。大人们就没有什么新衣服可言了,一件衣服是修修又补补,一年又一年。
老人不禁感慨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自己也住上了新房子,工资也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执行和贫困助学金让家境贫困的孩子也能有学上,学校建设的不知道要比我工作的时候强多少倍。老人家一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正是祖国一直以来都注重教育才有了现在的美丽中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方向。
此次实践团从这位老教师的身上感受到了老一代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这么多年来祖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更好的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西安科技大学实践团相信一个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必将一步步建成。 (通讯员:西安科技大学 吴盈 郭世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