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来,这还有对双胞胎西葫芦”柠条塔北翼采煤沉陷区的种植地里,不时的传来惊喜的呼喊声,在大家忙碌采摘的身影中,为一片荒芜的沉陷区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
2021年7月6日,柠条塔矿业公司北翼沉陷区种植地里,大约200公斤的无公害、绿色诱人的西葫芦和菠菜,已经被生活后勤中心二次加工成美味佳肴端上了职工餐桌。这是继去年后,柠条塔矿业公司北翼沉陷区种植地迎来的第二次农作物的丰收采摘季,也是该公司打造“世界领先的环保型、花园式绿色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和矿井环境治理样板矿的践诺成果进一步体现。
打造自己的种植基地,让员工吃上“生态饭”
“今年的收成要比去年好,再过一个多月西红柿、青椒、玉米也可以采摘了”负责沉陷区种植的刘老伯向采摘工作人员介绍道。
今年以来,在柠条塔矿业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精心组织、有序安排、科学实施共同努力下,历经两个月的辛勤耕地、播种、浇灌、养护,柠条塔北翼采煤沉陷区生态重建示范区建设项目2#、3#、5#梯田地块种植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采用不同的立体式种植方式,完成三个区域全部种植工作,形成了生活种植区、经济林果区和边坡防护林的立体生态体系。
据了解,今年的沉陷区示范区生活种植有:马铃薯、西葫芦、西红柿、甜瓜、玉米等农作物;黄芪、芍药、核桃、山杏、海红果、枸杞等经济林果;樟子松、油松、垂柳等乔木,经精心养护,苗木成活率达到98%。目前,第一批西葫芦、菠菜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已经完成采摘,成为该公司职工餐的源头材料。
创建自己的生态公园,为煤炭企业换新颜
“过去的煤矿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脏乱差,我们不仅是大自然开采的受益者,还要做好大自然维护保养的修复者”在公司沉陷区生态重建示范区建设推进会上,公司领导多次强调。
近年来,柠条塔矿业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面对过去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矿区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突出,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矿区沉陷和土地裂缝,严重影响了土地结构的生态平衡。该公司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做到源头严防,立足于不产生新问题,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将北翼盘区1200、1212;南翼盘区12001、12002、1230等多个工作面开采过后的沉陷区进行了防护治理。该公司坚持科学修复,尊生自然规律和生态肌理,分类开展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能力,再造绿水青山。在井上下均建有水处理站,将处理后的矿井水用于井下生产和地面工业用水、厂区绿化、道路洒水降尘等。目前,逐步形成了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有景的矿区风貌,不仅有效杜绝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还将为矿区生态修复和地区产业再造升级打造新模板,彻底颠覆了传统煤炭企业“黑色”印记。
对标学习国内先进,树立生态复绿风向标
长年以来,柠条塔矿业公司始终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高质量发展探索之路,在该公司南北翼盘区的采煤沉陷区生态重建示范区建设推进过程中,先后借鉴学习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生态修复,保持矿坑自然风貌,绿化种植选择具有土壤修复、经济价值、观赏效果的植物,整体空间层次丰富、色彩雅致等宝贵经验。苏州真山公园,采矿地生态修复,收集净化雨水再利用、选择具有生产性的低维护农业景观等精典案例。结合该公司与陕北地域的现有环境资源,对修复后农田进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选择适宜的耕种产业,结合基础服务设施,搭配适宜的地被植物及林果树种,对矿区土壤环境进行修复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空间。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的空间格局,为树立生态复绿风向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陕北矿业公司立体生态修复现场会计划将于今年9月份在该公司举办。当前,柠条塔矿业公司生态重建示范入口形象大门、防火瞭望台、台地植特纤维毯护坡、道路两侧生态护坡等9项链接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 崔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