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公司外拓市场的高歌猛进,公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八大专业优势尽显,煤炭行业设备应有尽有,各大高校从原来的“请进来”到现在的“主动敲门”,为公司带来了廉价劳动力,降低了人工成本;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促进了学校招生就业,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一是积极实践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积极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密切交流,针对学生不同专业实施了“联合培养 、共同考核、双向选择”、“学校教学教育+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就业”的企校全程合作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根据教学方案共同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双方共同评价实习效果,学生通过实习提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最终由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就业。
二是努力实现了定制化培训模式。根据学校提出的实习需求,根据岗位工种、专业技能和知识漏洞等,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量身定做”实习计划。2018年9月,辽宁技术工程大学32名学生来到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生产实习,实习计划既有公司“管技”大拿的精彩授课,又有现代化煤矿井下生产现场的实地参观,还有丰富的课余安排和实习座谈,初步实现了企业生产、科研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和提供更多实用型技术人才。
三是全力打造了优势互补的企校共融模式。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同时实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企校共融,真正做到了“三转一不转”,即将教师转变为车间,将知识转变为实践,将老师转变为师傅,学生的身份不转。
通过企校合作,一是有效弥补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缺口,培养了大量实用技能人才,改善了企业与学校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增添了更多发展后力和人才活力。二是增强了对企业形象宣传。企校合作对内树立了笃实创新的良好形象,对外塑造了公司人才培养的品牌形象,从公司走出去的学生都在讲好产业故事,提升了公司知名度。三是营造了“1+n”合作的模式。现在相继与辽宁技术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签约并授牌,“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既为公司提供了人才支撑,又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初步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聚集效应”,营造了未来“1+n”的长久合作模式。 (神南产业公司 周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