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45分,下石节车站调车组接到拉车的计划。确认,复诵计划后,旋即登上机车,前往瑶曲车站拉车。
此时,早上的清凉已悄悄溜走,太阳将他的威力正一点点的向极致发挥。
下石节车站调车组一共7人,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四班倒,每班仅有调车员和连接员两人工作,调车组主要负责下石节车站机车的拉车、送车以及翻排空车等工作。
“我这个班的调车员贺明强可是在去年技术比武中拿全段第二名的调车高手,而且他唱歌也是有一手的”在拉车回矿途中,连接员王涛说到。
下午两点,前半列车已经装载完毕,贺明强、王涛两名年轻的“战士”,再次站在站台上对计划进行复诵,并开始按调车作业计划有序的进行作业。为防止被表面温度五六十度的车辆烫伤,烈日下,他们都穿着厚厚的调车服,戴着厚厚的帆布手套。攀高上低、车前车后,小跑、弯腰,连接、摘除车辆软管……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蓝黄相间的调车服分布着地图样的汗斑,像别出心裁的“迷彩服”。
“今天还算好的,并不是最热的天气。等入伏以后,就算是站着不动,衣服也会很快被汗水湿透的”贺明强在紧盯着车距向乘务员报十、五、三车距离的闲暇时说道。调车员贺明强不仅负责自己的标准化作业,还要时刻关注其他岗位之间的安全防控、联控、互控,操的心多,跑得路更多。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挡住了视线,用袖子擦一擦,接着又神情专注、动作娴熟地忙碌着。
连接员王涛漂亮的完成了一钩连挂作业,迅速摘掉排空车辆后,迅速的赶往另外一股道等候。
“现在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站场又没有什么遮挡物,各位辛苦了!”在干完一钩活,把后半列车安全送到选煤楼下装煤后,笔者跟大家聊天休息。
“辛不辛苦你还不知道吗?上个月你不是跑到玉华车站干连接员,也应该有所体会吧!哈哈!”王涛开玩笑的说道。
“是辛苦,不过再难的活儿也得有人干吧,现在能吃苦的年轻人不多,又逢这么热的天气,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懈怠心理。而思想的麻痹大意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我能做的就是带好这这个班,保安全,高效率的完成交付的任务,打起精神保安全畅通运输,吃苦受累也是值得的”调车员贺明强说。
调车员工作对于车辆安全运行意义重大,计划多而且复杂,稍有不慎会导致作业中联系脱节。工作中必须做到口勤、眼勤、手勤、腿勤,作业中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走一步,才能实现联防互控,保证调车安全。
“今年的技术比武,第一名的位置我一定要拿回来!”王涛嘿嘿一笑,跑到值班室等待着计划的下达。(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