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喜,是从忧中而来。时间回拨到今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烯烃二分公司安全生产调度例会上,安全总监王志雄展示了历史上1月份曾经出现过的案例。屏幕上,案例的问题、原因、教训历历在目,他毫不隐讳地曝光了当月存在问题隐患的车间。“这样的会议有看点、有痛点,更有着力点,既让所在车间不忘前车之鉴,脸红心跳,又对与会者起到了警示作用。”时任分离车间主任陈俊坦言。
每揭露一个问题,就像是给干部职工敲响一个警钟。警钟的轰鸣就像是一声号令,开启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建设的征程。
牵住“牛鼻子”,管好“责任田”
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建设目标,烯烃二分公司定下这样一个原则:一切工作要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实现事故事件“双零”目标。分公司总经理庞忠荣说:“全体干部职工要从思想上‘真重视’、职责上‘真履行’、制度上‘真遵守’,把安全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情,人人都能主动管好自己的责任田。”
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分公司规定车间、部室党政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其他业务领导对分管业务安全负直接管理责任,班组长、职工对岗位业务活动的安全负直接责任,增强安全管控主动作为。同时,按照谁的专业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原则,全员参与,共担责任。如今,分公司各个车间、每个岗位都制定了对应的安全生产职责,每个应急预案都规定相关人员的职责。
分公司还总结分析历年煤化工行业内外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直接作业环节、承包商和危化品三个关键环节;大机组、框架和中控室三个关键部位;生产异常、极端天气、薄弱时段三个关键时期。按照“三个三”必须特殊管理的思路,烯烃二分公司独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今年1月,分公司编制下发《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年达标规划》《安全生产开门红专项活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活动》等体系文件。同时,认真提炼多年来开展安全工作典型做法,把“我的岗位无事故”“作业点合格率评比”“金牌网格员评比”等独具煤化工特色的安全活动固化下来,作为保留内容予以传承。
分公司安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安委会的工作汇报,研究、决策重要安全事项。此外,安委会加大对各车间安全专业指导和工作督导,做到目标一致、工作一致,措施同向,高效结合,形成合力。
打蛇打“七寸”,安全隐患要“除根”
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烯烃二分公司安全总监王志雄介绍,今年以来,分公司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责任网格化工作,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先后集中开展7轮次装置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安全隐患的治理逐步由浅层向深层推进,对存在的问题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发现问题举一反三,精准发力、点穴治疗,查一种问题,在全分公司范围内消除同类隐患,建立长效机制,累计消除安全隐患285项。
为了杜绝同一问题重复出现,分公司实施“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检修”管理模式,在作业环节、检修现场划定“责任田”,“包干”到个人,实现了一操作、一确认、一闭环,确保了作业、检修现场安全责任到人、安全措施到位、安全监管可控、工作流程标准,为实现安全检修奠定了基础。烯烃转化外操黄安切身体会到:“现如今现场所有作业能够按计划标准逐项落实,忙而不乱、井井有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是实现作业安全受控的重要法宝。”
明晰职责的同时,分公司还注重全员履行职责能力建设,让每位职工必须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履行岗位职责,为所在岗位把好安全关,守住安全防线。上半年,分公司对所有干部职工进行“四懂三会”专业互通培训,依次开展安全、工艺、设备、管理“大讲堂”,并选取7个业务车间全厂通用压缩机、机泵、换热器等代表性设备,创建了16个现场教学点,将纸面上的学习和演练搬到现场,用“看得见、摸得着、讲得清、学得到”的现场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受训人员的实战技能。
日前,烯烃转化装置丁烯异构化反应器R-13601A更换催化剂,涉及受限空间、吊装、高空及动火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多工种协调连续作业,安全压力巨大。分公司领导现场指导,安全、生产、机动专业部室对作业区域实时安全督查,车间管理人员全员参战严密监护工艺交出、卸剂、清理、装填、验收、气密全过程,最终提前2小时顺利完成了催化剂更换任务。
分公司还制定作业点合格率达标要求,开展作业点合格率专项整治活动。对各车间作业点合格率进行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考核,长效推行标准化操作及标准化检修,使职工养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意识和习惯。目前,现场作业点合格率提升至98%。(马俊虎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