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能源集团:喜迎二十大 奔向新征程

2023/4/6 18:27:42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一晃我已步入不惑之年,回忆过去的时候,总是很美好,但那些日子真的让我记忆尤为深刻,虽然那些日子不可复制,但我会刻骨铭心,永远牢记。那些艰辛岁月,那些旧日痕迹,一幕又一幕时常浮现在眼前,久久不能散去,就像历史的车轮印证着这个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默默无闻、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新时代的忠诚和担当,目的就是让全中国人民生活更有尊严、更幸福。


   从我记事的时候,父亲已是煤矿机电队的一名电工,母亲是职工家属,在知青队做零工。父母一有空的时候,就给我们弟兄几人,时常讲起他们在农村老家年轻时候的故事,吃喝必须要挣工分,有了工分才能换到吃的,能吃上饭是他们天天发愁和苦思冥想的事情,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那个年代种地没有化肥,为了庄稼有个好收成,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拾马粪,捡回来和土发酵后撒到地里,期盼着多收些粮食,能吃上一顿饱饭。


   后来父亲招工到了煤矿,吃上了矿上大灶的“刀把”(也就是白面馒头)和炒菜。父亲说第一次吃到矿上的白面馒头时,那个馒头的香味啊,让他激动了好些天。至今,每逢过年,酒过三巡的父亲,带着微醺的脸提起当年吃矿上“刀把”的情景时,脸上仍然流露出非常幸福和满足的表情,留恋之情,甚为喜悦。我虽体会不到饿肚子到底有多么的恐惧,但我能想象出父母他们那辈人,对憧憬美好生活的心情是多么的渴望。那时父亲常对我们说:“你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的幸运儿。”因为在他眼里,我们这代人至少不会在挨饿了。


   打我记事起,家里吃的已经有了国家定额的供应粮油,穿的是国家发放的布票,虽然家里人口多生活负担重,但父母从不言苦,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为的就是让家里人不挨饿、不受寒,过上好日子。之后,随着国家的政策持续向好,加之父母的踏实肯干、持家有道,家里生活水平也渐渐地提高。父亲非常感恩煤矿给予他生活的希望,在工作中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谦虚谨慎。由于思想进步,几年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形势虽一路向好,但好多地区生活仍然比较落后,物质仍较贫乏,交通基本是靠走,通信基本是靠吼,这不是笑话,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大通煤矿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还算是个好的单位,在青海省还算排上号的,在大通县也是响当当令人羡慕的企业,曾经的煤矿工人也是有钱的主,被外人戏称为“煤矿工人钱敦敦”,反映出当时煤矿工人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基本可以吃饱穿暖了,还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改革开放到了中期的时候,生活继续,我们弟兄三人先后在煤矿参加了工作,相继成家,成为了煤二代。国有企业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大通煤矿迎来了第一波改革潮,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时,国有煤矿企业在与县属煤矿企业、民营煤窑的市场经济竞争当中,因多种原因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销售优势,企业一度陷入困难时期,从1994年至1998年期间,企业已拖欠工人工资高达十几个月了。由于没有了收入,家里的生活再度陷入了困难,好多人离职下岗,另谋出路了。有些职工家中出现了缺粮少油的地步,职工情绪低沉,思想压力大,对改革表现出极大的不满,那时作为党员的父亲经常对我说:“相信党和政府会有办法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住。”听了父亲的话,我每天照旧早出晚归,安安静静的去上班。


   2000年后,针对国有企业在改革时出现的问题,国家相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和公司制改革,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关停县属煤矿和周边的几家民营煤窑,企业内退了一批职工,父亲也随着这批退休政策,也内退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原青海大通矿务局改制为青海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阶段。


   很快家里的生活又发生了巨变,这期间,手机、VCD新型电子产品出现在普通家庭中,当时在腰里挂了一部手机时,走在大街上会吸引来好多人羡慕的目光。企业好了,职工上班的精气神又起来了,生活有奔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笑逐颜开。逢年过节,一家人坐在一起时,父母就会教导我们在单位上班不要怕苦怕累,本分做事、踏实做人,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工人。我们谨记父母教诲,发扬了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作风,很快我和二哥相继入了党,一下子,我们家里就有了三名党员,当父亲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地说:“我们这也算是红色家庭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特别的自豪和光荣,时刻谨记党员这个身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十载艰苦奋斗,十载春华秋实。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了。近十年,青海煤业集团通过融资再次做强,再次改制为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决策部署,相继解决了前期改革发展中生态环境、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矛盾和问题,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关闭了大通煤矿,结束了大通煤矿百年采煤历史使命,矿区整体发展重心转移至海西州鱼卡矿区。矿区老旧房屋完成了棚户区改造项目,改善了3600余户职工家属居住条件,煤矿职工家属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和日新月异的变化,电脑、汽车、5G网络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衣食住行实现了质的飞跃,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朝智能化方向又迈进了一步。这十年,集团公司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进入了青海省大型国企50强,我们迎来建党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赢了全国脱贫攻坚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转眼间,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28年了,我由青涩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两鬓白发,工作单位随着大通煤矿因关井闭坑后,归属于西宁能发物业公司管理,成为一名物业工作者。近二十几年,亲眼见证了大通矿务局——青海煤业——青海能源的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企业在经历了几番沉浮,经过艰辛曲折的改革道路后,核心经济实力、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职工的福祉也越来越好。亲身体会了生活品质不断地提高,有了经历,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是几代煤矿人无私奉献和苦干实干的结果,更是集团党委正确的结晶。这二十几年来,我见证了煤矿的高速发展,见证了煤矿的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煤矿让我信心满满,煤矿让我充满力量,煤矿让我对未来产生美好憧憬,让我更加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


   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总能力挽狂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和国家再次迎难而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了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动的诠释着中国伟大的抗疫精神。当西方一些媒体和所谓分析人士不断对中国抗疫成就指手画脚,妄称严格的防疫政策会让中国付出高昂的经济和社会代价,长期的防疫政策让国民产生质疑、动摇的时候,党和国家再次发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的声音,重申党和国家对“动态清零”防疫总方针不变的决心。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中国共产党再次向世界展现出拖不跨、累不垮、打得赢的伟大抗疫决心,坚定信心,创造世界抗疫史上的伟大奇迹。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又一次看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才有保障,更加坚定的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坐在阳台上,享受冬日缕缕的暖阳,风和日丽,衣食无忧,国泰民安的生活是那样的惬意。已入古稀之年的父母,领着充裕的退休工资,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享受着安逸舒适的老年生活,对今天幸福的生活感慨万千,激动无比,连声赞道“中国共产党太伟大了,祖国真了不起。”。  


   远处大通煤矿标志性建筑八楼运煤井塔,依然巍然屹立,依旧那样的壮观,仿佛像个巨人,时刻瞻望着能源集团砥砺前行、笃行致远的脚步。远隔800公里外是一座新型现代智能化的矿井,正在紧随时代的脉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稳健前行。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一家人的辛苦付出,才有了今天充实、幸福的日子,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一路上,虽有塞北秋风,但也有杏花春风;有山重水复,但也有柳暗花明。放眼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作为新时代的煤矿工人,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集团公司党委和物业公司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一心一意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懈努力,走好属于物业服务的新赶考路,铿锵有力地描绘公司美好的蓝图,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新时代征程上踏足留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开胜利召开。(王有海)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