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弄潮儿向涛头立。站在沿海城市的街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科技园区里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深圳,这座曾经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创新之都。在这里,无数创业者怀揣梦想,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奋勇搏击。大疆无人机,从一个小小的创业项目,成长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畅销世界各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的力量。在沿海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里,科研人员们夜以继日地钻研,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海洋科技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探测器一次次下潜,探索着海洋深处的奥秘,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改革创新就像强劲的海风,推动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巨轮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对外开放,海纳百川通世界。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港口码头繁忙有序,一艘艘巨轮满载着货物驶向世界各地。上海港,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连接着五大洲四大洋。在这里,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装卸、转运,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这里交流合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更是为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海南自贸港,以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开放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目光。在这里,跨境电商、离岸金融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沿海地区就像一扇敞开的大门,海纳百川,与世界紧密相连,共同书写着开放合作的精彩篇章。
海洋经济,蓝色引擎促发展。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沿海地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山东,海洋渔业实现了从传统捕捞向现代化养殖和深加工的转变。现代化的海洋牧场里,各种鱼类、贝类茁壮成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同时,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场如巨人般矗立在大海之上,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清洁能源。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乡村振兴,渔村旧貌换新颜。在沿海的乡村,曾经破旧的渔村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浙江的一些沿海渔村,依托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整洁的民宿、特色的渔家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渔民们也从传统的渔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来,收入大幅提高。同时,乡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道路更加宽敞平坦,水电供应更加稳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沿海乡村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宜居宜业之地。
历史文化,千年古韵焕新辉。祖国的海岸线见证了千年文明的兴衰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福建的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这些土楼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家族文化和团结精神的象征。在广东的沿海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见。古老的港口、码头,见证了当年中外贸易的繁荣。如今,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海疆风貌,壮美画卷入眼来。当我们踏上祖国的海岸线,那壮美的海疆风貌便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在广西的北海银滩,细腻的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清澈的海水与蓝天相映成趣。游客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阳光、沙滩和海浪带来的快乐。在辽宁的盘锦红海滩,大片的碱蓬草在秋天变成了鲜艳的红色,与蓝色的大海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景观。海疆风貌的壮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激发了我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祖国的海岸线,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让我们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视频,记录下沿海地区改革创新的激情、对外开放的豪迈、海洋经济的活力、乡村振兴的喜悦、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海疆风貌的壮美。在这场“蔚蓝之旅”中,共同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在蔚蓝海岸线上绽放的璀璨图景,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