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

2025/8/8 20:46:19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阴风怒号,日星隐曜,素来干旱的边陲城市,迎来了难得一见的滂沱大雨。

  

   我驾车缓慢行驶在路上,雨刷器拼了命的在眼前摇摆,依旧无奈无孔不入的水珠。倏的,前车的一脚急刹,像发出的警报——路面凹凸的起伏此时成了宽阔大路的水系,在汽车的激进下溅起巨大的浪潮,让本就无力的雨刮器片刻怔愣,让同行的电动车主瞬间向外侧倾倒。好在,他迅速稳住了车身。但莫测的水坑和惊险的幅度,还是让我愈发降了车速,试探着向前继续走。到了公司,才听得同事讲,刚刚我经过的一个桥洞,已经被雨水彻底淹没,通道入口被封闭拦截,另外的几条路则堵得水泄不通。

  

   天一直沉着脸,雨脚密集不见颓势,打在窗上,噼啪作响。低垂的乌云压在人的心头,风裹着沉重的湿气在街巷间穿行,我在久处旱区的呼和浩特,竟恍惚看到比肩东南地区汛期的雨。

  

   雨一直下。终于,城市内涝的信息出现在新闻报道的顶端,醒目的红色字体配着黑云白雨,昭示城市低洼处的地下管网,到底是没能抵住汹涌洪流。一整日,有半截泡在水里的汽车整齐排列,有漂浮着的共享单车零丁可怜,有冲垮的围墙倒在地上支离破碎,还有塌陷的堤坝、断裂的光缆和泥泞的农田......

  

   但,总有灯盏在暴雨中亮着,明明暗暗,却不曾熄灭。藏蓝色、军绿色、反光的灰色——不同颜色的灯盏穿梭在瓢泼雨中,共同交织成牢固的生命网。这网,是责任,是勇气,更是希望。

  

   于是疾风骤雨中,泡了水的汽车被一辆辆吊起,濒临溺亡的生命得以喘息;维系通讯的光缆被重新连接,山洪挟持下的“信息孤岛”畅通了生命线。手机里,讯息一一闪过,我停在一个无人观看的直播间外,看着它的名字,叫“呼和浩特义务救援”。

  

   雨渐止,城市的马路又恢复了秩序,那一场滂沱,仿佛只在路的凹处留下圈圈浅淡的印迹。但我明白,防汛的弦,从未真正松弛。即使罕见的暴雨退去只余泥泞,城市也需反思与重建。加固堤防,修复水毁设施,更新预警设备,完善应急预案......那张无形的安全之网,要编织得更为坚韧,才能将它铺展在江河湖岸、城市乡野,守护着生产的脉搏和生命的尊严。

  

   今年频发的洪涝灾害,让“防汛”这个意识由南至北、由东向西地普及起来,给雨水稀薄地区的人也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总书记的这番强调,更让我们看到了防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我们更重视起生产生活的日常防范,让我们更意识到编织这“安全之网”的经纬,是切实有力的制度、是认真仔细的排查、是真材实料的加固、更是责任!

  

   风雨无常,但守护的意志不能松懈。安全这座堤坝,在日复一日的“织网”中,才能扎实稳固,才能愈筑愈牢。(张心悦)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