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历风霜,一载更胜一载香。投产十余年,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梅花井矿原煤年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矿井产能位列宁夏前列。尤其在近年来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开采环境日趋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产高效的态势,在保障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供应、服务宁东煤化工基地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启动以来,梅花井人埋头苦干、科学巧干,以汗水和智慧浇灌收获,用奋斗的画笔描绘梦想的华彩,让塞上梅花的芬芳香透大漠、传于四方。
攻坚克难撑起大矿之“重”
世路风霜,练心之境也。自2009年投产以来,梅花井矿已累计完成产量1.139亿吨,是名副其实的“塞上梅花第一井”。但随着原煤开采向深部转移,矿井采、运、通系统日趋复杂,矿压也日益明显。若想继续保持可持续高产,就必须与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作斗争,以苦干实干保证高产稳产。
近年来,梅花井矿不断优化矿井采掘布局,紧盯矿井中长期接续,确保实现两个采区开采、一个采区建设、一个采区设计的生产准备格局,实现均衡生产;不断强化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加强辅助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设备检修、点检力度,减少等待浪费,系统解决制约提高单产单进的瓶颈问题。
为激励员工与苦难条件作斗争的顽强斗志,梅花井矿开展以“九比九干”为载体的岗位建功活动。在4支综掘队、7个掘进头开展劳动竞赛,每日通报上一班进尺完成情况,对优胜区队、班组实行每日一奖;严格执行超产奖励制度,在3个综采工作面实现当班员工每超一刀煤奖励2000元的激励制度,让表现优异的班组和员工既有面子又有票子。
在矿党委的激励和引领下,梅花井人拼搏实干、攻坚克难,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制约安全生产的重重挑战。
2021年12月,在232205综采工作面扩帮护顶作业中,综掘三队员工在井下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连续作业。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倾角大,溜槽、刮板机、单体支柱等设备都要依赖人工搬运,员工们作业一会就汗如雨下。关键时刻,队长张国林、党支部书记范杰两位80后区队干部挺身而出。他们和员工们一起扛支架、打柱子,最苦最累的活抢着干。员工们可以轮岗作业,他们一干就是一个班。副队长孙育森连续1个月带班生产,体重下降十几斤,人整个瘦了一圈……
在全队员工共同努力下,综掘三队按期保质完成232205综采工作面掘进任务,其间未发生碰手碰脚以上事故,为2022年全矿正常接续作出突出贡献。今年截至8月17日,矿井完成煤炭产量659万吨,实现进尺13766米,实现“硬过半”。
创造创新彰显大矿之“大”
2020年10月9日,当控制键轻轻被按下,梅花井矿111801工作面采煤设备稳定有序地运转起来。虽说自动采煤不算稀罕事,但在大倾角厚煤层复杂条件下实现综采自动化技术应用,却是梅花井人“慧”想“慧”干的结果,这个由梅花井人拿下的全国第一,使一个圆班割煤达到了14刀,智能化减人20%,功效提升45.66%。
近年来,梅花井矿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继111801自动化工作面填补我国厚煤层大倾角复杂条件下综采自动化技术空白后,1118106掘进工作面成功应用远程一体化集中智能控制;通过推进主运输系统等自动化改造,减少岗位工332人;“智能组网技术研究”获得自治区政府重大科研项目375万元资金支持;在宁夏煤业公司第一个实现井上下5G通话。
智能矿山建设的璀璨成果,已成为梅花井矿连续实现高产稳产最坚实的支撑。
2022年5月19日下午,在梅花井矿综采二队数字会议室里,当班员工正通过四面屏幕观看从抖音平台下载的煤矿安全教育趣味视频。“年轻员工喜欢刷手机、看抖音,我们就专门从抖音寻找与煤矿安全教育有关的视频在班前会上播放,每次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综采二队队长谢刚如此说道。 芦明生 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