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的时光

2025/7/20 20:07:58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凌晨四点的矿区,天还浸在墨色里,井口的探照灯已经亮了。煤矿职工们裹紧工装,把保温杯里的热茶一饮而尽,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打个旋儿,便被风卷走了。更衣室里,安全帽、自救器、矿灯依次穿戴整齐,金属部件碰撞的轻响,是他们每天开工前的序曲。


   下井的罐笼像一枚铁制的胶囊,载着二十多号人往地心沉去。起初还能瞥见井口的微光,越往下,黑暗越浓稠,只有矿灯在彼此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有人哼起不成调的老歌,有人低头检查手套的磨损,更多时候是沉默——不是疲惫,是对这片地下世界的敬畏。


   工作面是另一个天地。割煤机轰鸣着啃噬煤层,煤块簌簌落下,像一场黑色的雨。风筒送来带着凉意的风,混着煤尘的气息,成了他们最熟悉的味道。老矿工王师傅总说:“煤是有脾气的,你顺着它,它就给你好脸色。”他手里的镐头用了五年,木柄被磨得油光锃亮,每一次扬起、落下,都精准得像钟摆。


   午饭在井下的硐室解决,馒头就着咸菜,就着工友递来的半瓶矿泉水。年轻的小李掏出手机,信号只有一格,却执意要给家里发张照片——不是拍自己,是拍掌子面新架起的液压支架,“让媳妇看看,咱干活的地方,安全着呢。”


   升井时已近黄昏。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满身的煤尘被汗水冲出一道道沟壑,倒像是给工装绣了幅水墨画。澡堂里的热水哗哗流淌,洗去一身疲惫,也洗去满脸的黑,露出被矿灯照得有些苍白的皮肤。


   走出矿区,夜市的烟火气正浓。有人买串烤肠,有人拎着刚出炉的烧饼,说说笑笑往家走。路灯亮起时,他们的身影渐渐融进居民楼的灯光里,只有沾在鞋缝里的煤屑,还悄悄带着井下的温度。


   这些与煤共生的人,把日子过成了深井里的矿灯,不耀眼,却足以照亮脚下的路,也照亮了万家灯火里,那一点温暖的光。(杨成)

上一篇:心丘自足

下一篇:骑电摩的文化使者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